
黨建工作
PARTY CONSTRUCTION WORK

專欄專題
“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”,在英文中當責任與擔當的詞性為名詞時被翻譯為同一個單詞,我想這是因為擔當大致可以理解為承擔責任吧。
“責任”是一個人不得不做、必須要做的事,而“擔當”,則是認識到責任并行動起來。責任是環境對你的要求,而擔當是你如何去兌現這個要求。一個是由外而內,一個是由內而外。一個是被賦予的,一個是主動承擔的。用一句話來概括:你有這個責任,但你更應有這個擔當。所以建立正確的責任觀才可能實現更好地擔當。
2023年新春開工第一天,福建省委即部署實施“深學爭優、敢為爭先、實干爭效”的行動方案,向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發出開局之年加油干的沖鋒號角,黨員干部要強化擔當意識,以奮進者姿態求真務實,真抓實干,身為國企干部,要站位高遠,面對難題不逃避,恪盡職守、履職盡責。要做到這一點,就必須要求我們提高認識,站在集體的角度,重新審視責任的含義。省委要求國企干部要“站位高遠”,因為只有站位高遠才能擺脫自身的局限性,只有站位高遠才能有更廣闊的全局視野,只有站位高遠才能體會肩上的責任并為之努力工作。
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: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,因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,即使他的能力略有不足,但責任在心、擔當在行、腳踏實地,能力終究會慢慢提升。一個人若是責任感淡薄,凡事能推就推,遇事敷衍,即使能力再強,錯誤一定會在不經意間出現,讓你猝不及防。
作為一名審計人,我深知審計工作的特殊性,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往往是工作中容易被忽視的地方。我時常把審計人員想象成一只啄木鳥,這只啄木鳥的家在一棵大樹上,啄木鳥時不時在樹上這里敲敲,那里啄啄,當發現問題時,就會啄開樹皮挖個洞,找出蟲子解決隱患,偶爾也要面對樹木的不理解與抱怨,因為身上被啄個洞終究是會痛的,但啄木鳥也不能因此而停下腳步。站在整體的角度,啄木鳥和大樹是一體的,大樹健康了啄木鳥的家才穩固,大樹如果枯死那啄木鳥也將無家可歸,所以,從整體的視角看問題,責任就會油然而生,擔當就會理所當然,雖然偶爾面對不理解,但為了大樹的健康,必須義無反顧,努力主動,勇于承擔。
新時代呼喚新擔當,新時代需要新作為,企業的改革和發展,需要全體員工心懷責任與擔當,責任雖然帶來工作強度的上升,偶爾也帶來一些煩惱,但最終能成就一個人的往往就是責任與擔當。正如美國語言學家門肯說的那樣:“人一旦受到責任感的驅使,就能創造出奇跡來。”
華僑是一口鍋,員工是一只碗,只有鍋里滿了,碗里才會盛滿,所以當我們在看著自己面前這個小碗的同時,更要看到公司這口大鍋。著眼全局,以公司大局利益為重,當我們都站在更高的視角看待責任并為此勇于承擔之后,華僑一定會大步向前,揚帆起航,而我們,也必將坐著這艘大船,去看到更遠更美好的風景。